自9月10日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出口至察尔汗出口路域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紧密配合,按照既定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整治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路域环境质量为核心,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片区面貌焕然一新,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位推动,凝聚整治合力。整治工作启动伊始,即建立了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先后组织召开多次专题协调会议,强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参与单位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为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方向指引。有效提升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感和执行力,确保了各项任务要求能够迅速传达并落到实处,确保了“统一指挥、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整治工作方向明确、步调一致,构筑了整治工作的“桥头堡”。
问题导向,破解整治难题。在整治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动态排查、即时响应的原则,建立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机制。针对现场发现的各类环境问题,特别是涉及多个管理权限的复杂问题,如历史遗留垃圾堆放、临时构筑物、土地平整协调等,立即通过联络渠道向相关责任部门通报。相关部门接到信息后,迅速响应,赶赴现场,共同研判,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避免了推诿扯皮导致小问题演变为大隐患,确保了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对接、高效解决,打通了整治工作的“肠梗阻”。
常态督查,保障整治实效。建立常态化日常督促检查机制,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与监理单位深入整治一线,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环保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全过程、多角度、总覆盖的监督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指出、限期整改,并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通过强有力的督查,倒逼责任落实,有效防止了质量通病和安全漏洞,保障了整治工作沿着既定目标和标准扎实推进,擦亮了整治工作的“监督镜”。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攻坚和持续努力,路域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显著改善。呈现出以下特点:清理整治成果丰硕:截至目前,累计平整土方量33.53万m³,对沿线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各视觉污染的堆体进行了彻底清理。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整治区域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视野范围内的各类堆体、杂物堆基本清除,杂乱无章的场地得到平整规范,路域视觉廊道更加清爽整洁,整体环境秩序井然,面貌焕然一新。工作进度符合预期:按照总体整治方案和时间节点要求,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2%,主要区域的集中清理整治已基本到位,达到了预期阶段性要求,初步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整治目标,路域视觉环境显著提升,有效改善了片区地形地貌观感,为美化或规范利用创造了条件。
初战告捷,令人欣喜。但距离全面、彻底、长效的目标仍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到四个“进一步”:进一步深化攻坚,巩固拓展既有成果。继续保持工作力度,对已完成的区域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同时,向整治难度较大、遗留问题较多的“深水区”推进,确保整治工作全覆盖、无死角。重点推进边坡修整、微地形塑造等精细化整治任务,促进路域环境与周边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健全机制,促进管理长效常态。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并建立路域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环境管理常态化、制度化,避免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循环。进一步强化协同,凝聚齐抓共管合力。继续发挥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加强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要求各相关部门和涉及的企业要主动担当,密切配合,形成持续推动路域环境向好的强大合力。进一步严格督查,保障目标全面达成。坚持督促检查不放松,对后续整治工作和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各项任务按期保质完成,推动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出口至察尔汗出口路域片区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和可持续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