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增长态势。农牧业生产稳中向好,工业经济高位趋稳,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增长,社零总额趋稳运行,其它各类指标总体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格尔木市地区生产总值363.1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38.33亿元,同比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20.67亿元,同比增长5.9%。
一、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1亿元,可比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5.40亿元,可比增长7.3%;牧业产值1.47亿元,可比增长1.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4亿元,可比增长0.4%。
(一)经济作物种植全面增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89万亩,增加0.23万亩,同比增长2.0%。其中,油料面积0.35万亩,增加0.01万亩,增长3.2%;蔬菜面积0.76万亩,增加0.04万亩,增长6.0%。中草药材面积10.55万亩,增加0.32万亩,增长3.1%;其他农作物0.18万亩,增加0.04万亩,增长26.2%。
(二)枸杞产业发挥生态优势。依托自然环境优势,格尔木枸杞产业已稳步成长为本地第一产业的核心支柱。目前种植规模已达10.53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9.6%,前三季度实现产值4.75亿元,占全市一产总产值的68.7%,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三)蔬菜和畜牧业生产供应稳定。前三季度,蔬菜种植面积0.76万亩,同比增长6.0%,瓜果类种植面积0.05万亩,同比增长14.5%,蔬菜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全市各类畜禽存栏39.00万头(只),同比增长2.8%,出栏11.25万头(只),同比增长2.5%,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2893.93吨,同比下降3.4%,畜禽产品产量总体保持平稳。
二、工业经济高位趋稳,重点行业产品支撑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84.15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较上半年收窄2.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涨22.2个百分点。
(一)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制造业在化学原料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重点产业的驱动下增加值同比增长17.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
(二)重点产品产能持续释放。碳酸锂产能释放良好,1-9月生产10.84万吨,同比增长14.9%,同时,价格波动区间大幅减小,1-9月不含税平均单价6.2万元/吨,同期7.7万元/吨,同比下降1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以量补价成效显著。钾肥(实物量)实现467.54万吨,同比下降4%,1-9月不含税平均单价2387元/吨,同期2027元/吨,同比增长17.8%,考虑价格因素下,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铅12.64万吨,锌1.1万吨,黄金4495.85千克,白银181.22吨,分别同比增长18.6倍、1倍、43.5倍、13.8倍,产品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形成有效增量补充。
(三)有色金属加工业贡献突出。1-9月,全市15个行业大类中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4倍,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以上三个行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
(四)重点企业产能有效释放。青海西矿稀贵金属有限公司扩能改造项目落地,产能逐步释放,青海汇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投产入库,1-9月两家企业增加值较同期合计增加31亿元,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5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较上半年回落2.9个百分点,超全省增速16.8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增长81.4%,拉动全市投资上行11.1个百分点;从行业分类看,制造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8.1%和94.1%%。
(一)第三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在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柴达木盆地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有力支撑下,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1.4%,拉动全市投资上行11.1个百分点。
(二)建安投资呈现向好态势。五矿、华电、三峡等企业相关项目强力推进以及昆仑国际商贸物流园、棚户区改造、得水园生态修复等项目稳步实施,带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显著增长。前三季度,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0.5%,拉动全市投资上行12.3个百分点。
(三)制造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依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技术改造项目投入加大,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8.1%,拉动全市投资上行10.1个百分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持续推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94.1%,拉动全市投资上行6.7个百分点。
四、社零总额趋稳运行,升级类商品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92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37亿元,同比下降12.8%,总体呈现承压前行态势。
(一)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类商品高速增长。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部分代表品质生活与智能化的商品类销售快速增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增长23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8.9%,通讯器材类增长47.4%。
(二)汽车类销售表现稳健,支撑市场平稳运行。汽车类消费在前三季度保持稳定增长,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达1.57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上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9个百分点。
五、财政税收降幅收窄
9月末,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95亿元,同比下降1.9%,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支出34.26亿元,同比下降7.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5亿元,同比增长27.5%;教育支出4.59亿元,同比增长3%;卫生健康支出2.94亿元,同比增长19%;农林水事务支出3.78亿元,同比增长21.6%;住房保障支出1.39亿元,同比下降36.4%;节能环保支出3.41亿元,同比增长3.9%。
六、金融市场总体稳定运行
2025年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76.96亿元,同比下降0.3%,比年初减少36.48亿元,下降7.1%。其中:住户存款226.63亿元,同比增长10.4%,比年初增加12.72亿元,增加5.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195.96亿元,同比下降14.5%,比年初减少33.67亿元,下降14.7%。各项贷款余额为305.82亿元,同比增长22.9%,比年初增加39.09亿元,增长14.7%。其中:住户贷款余额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18.9%,比年初增加7.10亿元,增长16.9%。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为256.71亿元,同比增长23.7%,比年初增加31.99亿元,增长14.2%。
七、客货运双量齐增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完成旅客发送量336.18万人次,同比增长4.6%。其中:铁路106.08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公路20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5%;民航28.95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完成货运发送量3894.50万吨,同比增长2.9%。其中:铁路1014.10万吨,同比下降12.6%;公路2880.30万吨,同比增长9.7%;民航998.52吨,同比增长114.1%。
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52元,同比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8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0元,同比增长6.4%。9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比上年同月上涨0.3%。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七涨一降”格局: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9.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9%,居住价格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1%,衣着价格与上涨0.8%,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