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 > 决算公开
2018年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19/12/18 11:35:36
发布单位:市政府办
来源:
浏览量: 67195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2018年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的通报

 

根据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格尔木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市财政筛选了部分资金量大、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2018年重点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通报如下。

一、评价总体情况

(一)评价方式。2018年重点项目支出评价工作按照项目单位自评、绩效评价组实地现场审核、综合评价三个阶段进行,采取了实地查阅项目资料、财务报表及会计凭证和账簿,询问查证、目标对比等方式,在充分了解项目审批,资金到位、使用、管理以及项目实施完成程度、取得成效等情况后,结合项目评价指标和标准,做出客观、公平、公正的分析和评价。

(二)评价范围及内容。评价范围是筛选了全市26家单位2018年实施的64个重点项目,增加6家单位33个项目,涉及基本建设、脱贫攻坚、一事一议、农林发展、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补贴、环境整治等重点支出和民生领域,资金规模达到71458.92万元,增长2.82倍,其中:中央资金20837.43万元,省级资金20711.83万元,州级资金2656.58万元,市级资金16585.82万元,政府债券资金10000万元,自筹资金552.32万元,其他资金114.94万元。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投入、过程、产出、效果4个一级指标,主要包括: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6个二级指标,具体包括:立项规范性、绩效目标设定、资金到位率、制度健全性、资金使用合规性、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等21个三级指标。

(三)评价结果按照考核指标及标准考评得出最终得分。评价结果的确定标准为:90分值≤100分为优,75分值﹤90分为良,60分值<75分为中,分值<60分为差。2018年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77分,等级为,其中:评价等级为的项目5个,评价等级为的项目39个,评价等级为的项目18个,评价等级为的项目2个。

二、取得的成效

(一)聚力脱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通过评价,实施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实际,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金,注重挖掘农牧区资源禀赋和优势资源,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整体实力,更好地带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如三江源异地搬迁群众生活困难补助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当地困难群众年收入5600元,解决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确保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促进了三江源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的实施,直接或间接带动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培训、宣传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提升了领导干部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理解和支持,有效保证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平稳开展。

(二)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评价,实施成效主要表现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市区周边绿化及人居环境,减少风沙对居民的危害,提升生态文明新形象。如草原、湿地日常管护项目的实施,对草原防火、湿地恢复及违法行为制止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林业改革发展项目的实施,在改善城市环境,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生物物种多样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新区绿化灌溉主干渠及周边绿化一期项目的实施,引用格尔木河水灌溉部分绿地和防风林,工程设置30米宽绿化带,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有利于防汛固沙和水质治理,确保了新区水温地质的安全。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构建和谐新社会。通过评价,实施成效主要表现在: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全市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如农牧民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实施,不仅大幅提高了农牧民住房质量,而且居住功能进一步健全,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2018年整体改造危旧房屋140户,全部竣工,入住率100%旅游文化发展项目的实施,不仅促使市民参与到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而且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让农牧民共享文化旅游发展的成果。雪亮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城市反恐、应急、处突能力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能力,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2018年市公安局借助视频监控系统破获刑事案件65起,其中:盗窃案30起,依托大数据运用成功拦截查处预警车辆234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5起,完成非现场筛选录入信息40932条,实现了对重点车辆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

(四)加快农牧区建设,推动公共服务提升。通过评价,实施成效主要表现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营造干净卫生、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加快村庄亮化、水渠建设、村庄整治及广场硬化等,极大改善了农牧区面貌,提升了公共服务,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高原美丽乡村项目的实施,加快了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了农牧民需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民生项目,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基层民主,提升了政府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门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部分项目无法为项目立项及实施提供足够支撑依据。如:2018年度科技项目中高原特色蔬菜制繁种基地建设项目、黑枸杞花青素研究与精深加工、新型高效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研制等12个子项目均未提供与国家政策文件、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完全相符的立项文件。昆仑文化研究院工作经费项目仅以《昆仑文化与新时代精神国际学术论坛活动实施方案》作为立项依据,无其他相关政策性文件。二是部分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财务管理、项目实施及安全施工等方面未建立相应制度或体系,同时缺少相应的监控机制。如:2018年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资金、2018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18年首届中国柴达木(国际)富硒有机枸杞节活动、2018年度科技项目专项资金等项目制度体系有待完善。三是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重视不够,未建立绩效自评组织机构,自评报告格式及内容不符合绩效自评管理要求。如:2018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18年农垦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2018年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等项目未设定绩效目标。

四、工作要求

(一)牢固树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理念。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牢固树立绩效意识,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注重结果导向,对重大项目实施全周期跟踪绩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绩效低下的项目及时清理退出,同时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相互挂钩机制,提高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扩大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公开范围,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最大限度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

(二)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切实做好项目资金概算,避免粗略估算造成的项目资金不足或闲置。严格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程序,确定项目预期目标、达到预期效益。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切实可靠的实施计划和步骤,提前谋划,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三)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从提高工作效能出发,落实管理责任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要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机制,完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管理责任,健全内部管理,使各项制度彼此衔接、环环相扣;制定切实可靠、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项制度和内控措施落到实处,提升制度和措施的执行力,增强约束力,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后续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完善财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有效。项目主管部门在健全本部门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要督促和督导下级单位或项目实施单位做好本单位财务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项目资金财务管理细则,严格执行项目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制度,落实会计和出纳岗位职责,单独设账,做好账证相符、账表相符和账账相符;对应项目执行中的财务问题加大核查力度,严肃财经纪律。

 

            2018年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表.docx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